中國水工科技館為淮安運河文化中心的核心項目,計劃將翔宇大道至里運河、枚皋路至靜園路之間地塊作為主要建設用地,重點規劃中國水工科技館及配套項目,按照“世界一流,傳世之作”建設定位,把中國水工科技館建設成為代表世界水平的水利科技展示平臺和淮安大運河文化帶標志性城市的示范工程。經初步策劃和測算,項目用地總面積約為27.7萬平方米(約416.2畝),計劃2020年9月開工建設,2021年底完成建設任務。
項目以中國水工科技館建設為核心,串接四館一院,整合板閘遺址公園,其中水工科技館、運河國際會議中心與板閘遺址公園呈品字形布局,圍合形成秋月廣場,靠近里運河則引水入園塑造戶外水工展園,打造集遺址保護、水工科技展示、戶外水上體驗等于一體的,多元復合的城市文化建筑集群。水工科技館的建筑設計基于“文化性 現代性 公共性”的設計原則,從表現有淮安特色的水工文化和漕運文化出發,以“千舟競渡,運河揚帆”為概念意向,大實大虛的體量關系兼具雕塑感與功能性。兩側實體作為展廳功能,形態上呼應板閘遺址,面向運河打開表現出擁抱運河之勢;中部虛體作為公共空間,取意大運河河水,串聯起運河與城市,塑造開放共享的城市形象;穿插其中的小尺度體量猶如漕船過閘奔涌而出,于運河中揚帆起航,極具動勢,同時作為兼有休閑觀景功能的親水平臺,室內外一體化設計加強展館與運河的互動與關聯。
中國水工科技館的設計是對于中國水工文化的當代詮釋,將助力打造根植于淮安地域文化和大運河文化的以水工為主題的未來科技展館。
淮安市文化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Huai'an Cultural Tourism Group Co., Ltd.